首页 > 酒店新闻 > 公司新闻

k8凯发官方网|吴起:从胜利走向更伟大的胜利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8:55    次浏览

又到了杜梨成熟的时节。一簇一簇的杜梨探出头来,在枝间若隐若现地摇曳着,齐应霞很喜欢这种被果香包裹的季节。“就是在这棵杜梨树下,毛主席指挥红军切掉了一路以来紧跟在身后的‘尾巴’,把陕西省吴起县定为了长征的落脚点,伟大的长征迎来了胜利,革命开始从胜利出发,走向更大的胜利。”作为吴起革命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,齐应霞几乎每天都在回顾这段峥嵘历史,11年了,乐此不疲。“我喜欢我的工作,能把长征精神的正能量带给更多的人,我觉得特别充实。”吴起革命纪念馆同时也是吴起革命旧址。略显古朴的庭院,真实记载了那段烽火连天的伟大岁月。1935年9月,红一方面军翻越雪山、越过岷山草地,10月份翻越六盘山之后到达吴起镇,10月19日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。当年,就在脚下的这片黄土地,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就住在几间窑洞里指挥作战,打退了尾追的敌人,胜利完成了长征,也是在这里召开政治局会议,对常委进行了分工,进而走向更伟大的胜利。“这孔窑洞就是193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召开地,里面套着一个小窑洞,是聂荣臻、林彪和左权曾经住的地方。”齐应霞说,“其实在我小的时候,还没开发成景区,这里就是吴起法院的办公地。”刘志峰1993年就开始做法官,如今已经有23个年头了,他的青春汗水就挥洒在这孔窑洞里。“当时我们法官人员少,就在这挨着的三孔窑洞里办公,开庭也是在这,那时候不像现在有设施完备的法庭,我们开庭就在一间屋里。”刘志峰就是从这孔窑洞开始,走上了法官的职业道路,在革命先辈战斗的地方,扛起肩头的天平。刘志峰是典型的陕北人,朴实、直率,还有那么一股子较真劲儿。他告诉记者,办民事案件办了十几年,几乎每天都不得闲,有时候一个庭一天开不完,开两天,这期间也不能说好好休息,因为当事人都等着呢。“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,我觉得这些都是法官应该做的。”作为刘志峰的一个徒弟,武文明的法官生涯是从跟刘志峰一同办案开始的。“那时我刚到法院工作,跟刘法官是一组,他是审判长,我是助理审判员,那时我就觉得刘法官特别认真负责。”武文明说。“记得2013年7月有一起标的额1800万元的案子,双方当事人僵持了49天,1000多万元的财产就滞留在山腰上,王院长、刘法官还有我们办案干警一起冒着暴雨,徒步上山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,那一个月几乎每天都要去找当事人做工作,调解了20多天,终于案结事了。”记者感悟有种精神融于骨血代代相承老区人民大多是寡言的。我用一天时间采访了9个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,有69岁的老者,也有20郎当岁的青年,有法官,有白领,有地道的农民,也有成功的商人,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只讲事情,从不说苦。具体地说,法官聊起案子会滔滔不绝,但说起连续一个月冒着连绵大雨和泥泞山路深入乡间调解,有时甚至需要自己夯土修路才能通过,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;年近70岁的老者说起陪审案件协助调解时津津有味,但说起陪审一起案子要穿越十几公里的山盘路,土路淋了雨,颠簸难走,也并不觉得有多么了不起,提不起什么兴趣讲。吃苦耐劳,不畏艰险,乐于奉献,于他们来说其实已经融在骨血里,刻在生活里,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发觉,但于我来说,确是感动非常,一时间,连日奔波,长途采访,深夜加班似乎也并不算疲累,吃一碗当地的剁荞面,又可以精神饱满地投入下一段征程。而长征精神的传承,就像亘古不变的洛水河,流淌在老区人民生活的一言一行中,浸润在讲给儿孙的故事中。